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北建大规划院共商“社工+规划”融合新路径
供稿:焦思琪;    审核:孙冬梅 侯平英;    发布时间:2025-07-02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北建大规划院共商“社工+规划”融合新路径2025年7月1日,人文社科学院与北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举办"社工+规划"专题研讨会。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武全、院长张志杰,人文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孙冬梅携社会工作系全体教师参会。会议聚焦双学科融合路径,通过主题报告与圆桌对话,共商跨学科协作的创新实践。
研讨会上,张志杰院长作《乡村振兴的治理逻辑》主题报告,内容围绕北京乡村振兴的历程、村庄规划的目标和原则、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进行介绍,阐释规划学转型新方向。张志杰提出:“规划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专业技术人员变成社会工作者”。并以《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保护专业委员会筹备情况》进行介绍,剖析社会工作在文化传承、社区动员等环节的参与空间。孙冬梅书记回应指出,张院长的案例生动诠释了社会工作角色内涵,表示社工系已通过村民赋能、古村落活化等项目验证协作效能,未来将着力构建"社工视角融入空间规划"的操作框架,推动理论实践双向贯通。
在融合路径讨论环节,武全书记提出通过校企合作和科研项目合作推动“社工+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孙冬梅书记则补充教改渠道,主张“以社工思维滋养规划人文维度”,引导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掌握规划常识,将社会工作方法论融入空间治理全流程。
与会教师纷纷进行回应。社会工作系学科带头人赵忠杰教授指出,规划领域的“互动式规划、参与式实施、整合式发展”理念与社会工作高度契合,提出以“社会参与+空间叙事+组织培育+社区治理”模式推进落地项目;高春风教授强调社会工作需要全过程参与规划设计、评估与实施;黄华贞老师则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参与规划的实践基础与人群关怀三重维度分析融合可能。系主任晁霞总结期待通过师生共研机制,在规划实践中开拓社会工作特色发展路径,与会人员达成共识。
本次会议标志着“社工+规划”双学科融合进入机制化探索阶段,双方系统探讨了社会工作在空间规划中的专业定位,为共建跨学科协作框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