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新闻动态

“北京中轴线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

供稿:云水音;    审核:刘国朝;    发布时间:2021-09-26;    阅读次数:

2020年12月6日下午,风和日丽,“北京中轴线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建筑大学臻园三层教授沙龙举行,来自北建大云水诗社和北京诗社的诗友约3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建筑大学云水诗社社长云水音(贾荣香)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由北京建筑大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刘艳华和北京诗社名誉社长冰峰致词。刘艳华副主席代表学校欢迎北京诗社诗友的到来,希望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坐一起研讨,创作出更多精品。冰峰总编认为本次活动由两个诗社联合举办非常有意义,是一次开拓性活动,对诗社的发展和诗歌创作的提高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他认为诗歌和建筑之间的内在关联需要深度挖掘和阐述。

20eb256cd3e04771aef96a70d773cc2c.jpg

主持人云水音教授指出选定“北京中轴线诗歌创作研讨”为主题基于四个原因:北京中轴线的魅力,它世界上最长最壮美的中轴线;北京建筑大学的使命,有责任对中轴线的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北京诗人的使命,有义务对中轴线的建筑空间人文景观进行咏叹;北京诗社的探索,已经围绕中轴线创作了很多首诗歌。她希望诗人们畅所欲言,贡献自己的诗人智慧。

北京诗社社长杨超首先对北京建筑大学、北建大云水诗社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北京诗社成立8年的历史和发展,特别提到近两年来北京诗社“新京派”围绕北京中轴线等风物标志“走北京写北京”,写故宫、前门、大栅栏、颐和园、天坛、北海等系列诗歌800余首,所创作诗歌受到多家网站的转载和好评,许多诗人的诗作获奖。

20b4f8fc50be41b285d0469da9540ea5.jpg

北京建筑大学附属中学杨健校长谈了自己的诗路历程,谈了中轴线的发展,用诗歌的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创作了《永远的期盼》。《稻香湖杂志》社主编赵国培先生是朝阳作协副主席,他认为本次主题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好好做。传统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把北京分成东西两部分,体现出北部和南部,诗人们要认真感知其中的意味。他早年就开始了对轴线建筑的诗歌创作实践。

北京建筑大学云水诗社副社长董军教授把中轴线比作一个三段的画轴,从古到今,陪伴城市的发展。北段扩展到奥林匹克公园,走向国际舞台;南段扩展到大兴机场,走向自然和谐。他认为未来的中轴线会是更智慧,更和谐,更智能,更美好。北建大附中的吴富国主任对中轴线进行了深入了解,用故事讲述中轴线的威严和气势,写出古韵诗《京城中轴诗赞》。

大兴作协副主席杨喜来对中轴线南段很有研究,他细数中轴线两旁已建的15家博物馆,用建筑体现中轴线文化,以文化促进中轴线发展。北建大的苏旭东老师认为诗歌创作是长时间的思索、积淀和有感而发,诗歌要体现关怀和真诚,提出“诗意的生活是高雅吗?”“诗歌和社会究竟是什么关系?”的思考。旅游专家刘思敏认为诗就是爱情,有了远方才有诗,诗和远方实现了精神的超越。

《北京诗人》主编木行之赠送每位诗友一本新作《美若相见》。他提出的观点是从北京的定位探讨中轴线诗歌创作: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国际化中心。读者有文化期待,诗人就要多角度思考创作。研讨会过程中,诗人们不断发现延伸的相互合作的机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本次活动为诗友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北京建筑大学云水诗社副社长何其锋老师、云水诗社秘书长杜苗副教授、刘小红高级工程师和李海萌老师,还有北京诗社来自不同行业的诗友雷从俊、岩颜、朱德冬、王国华、王吉勇、娜仁朵兰、张远、高姗、魏翠萍、于金圣等。

4a0f75576aa74875ae8ad95263c78dd3.jpg

研讨会之前,北京诗社的诗人们参观了校园。研讨会之后,诗人们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诗朗诵和文艺表演,研讨会在一首悠扬的《声律启蒙》中落下帷幕。诗人们意犹未尽,期待来年再相聚。

本次活动由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建筑大学校工会主办,北建大云水诗社、人文学院云水音文化工作室和北京诗社承办,活动期间北京建筑大学保卫处给予大力支持。